2021年5月22日,我们含泪告别了两位可爱可敬的老人……
两年前的今天,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万分悲痛的日子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院士、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吴孟超院士,一日之内,陨落双星,哀恸送别,大国脊梁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忆往昔,他们生前的一字一句,生平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,至今,仍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和思念……
“心怀天下,‘稻’济苍生”
为了实现“让所有中国人不再饿肚子”这个简单而又艰难的心愿,袁老咀嚼过失败的涩果,也品尝过质疑的苦楚, 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结实情况。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
锋棱瘦骨,回首能让天地叹服;风入步轻,转身已是稻花飘香。
时隔两年,恍惚间仿佛又看到袁老还是穿着那身朴素的衣服,站在曾经抚摸过无数次的稻浪间幸福地微笑。
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,除了“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”的梦想之外,他还有一个“禾下乘凉梦”。
为了实现这两个梦想,即便烈日晒黑了脸庞,即便风霜压弯了脊背,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,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,一辈子躬耕田野,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。
如今当一颗颗稻种填满天下粮仓,千言万语却道不尽我们无尽的思念。
“人就像种子,要做一粒好种子。”每次看到这句话,思念和感动止不住地从心底涌来。
袁老,如此可爱,如此可敬,如此心怀苍生!
“悬壶济世,侠肝义胆”
悬壶济世78载,吴老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。
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,在九旬高龄之时,他依然坚守在门诊、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。手中一把刀,游刃肝胆,时刻精准;心中一团火,守着誓言,从未熄灭。
他是医生,亦是战士。他的手因长期握刀导致右手食指畸形,他的脚因常年用力抓地,双脚的第二个趾头“默契”地压在大脚趾头上……然而,“医药是有时而穷的,唯有不竭的爱,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。”
更令人感动的是,行医多年,每到天气冷的时候,他会把听诊器捂热才给患者用。他说,“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,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
而面对外界的赞扬他却说,“名誉算什么?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。”吴老,如此可敬,如此可爱,如此医者仁心!
两位院士,一位“心怀苍生”,一位“侠肝义胆”,虽在不同的领域,却都用尽毕生的心血追求济世救人的理想。
斯人已逝,精神永存;鞠躬尽瘁,吾辈楷模。星光依旧璀璨,今日格外想念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