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1、 嬗,字从女从亶,亶亦声。
2、 從「女」,「亶」聲。《說文》以本義是寬緩,又表示傳遞、更替。
3、 詳解: 從「女」,「亶」聲。《說文》以本義是寬緩,惟古書並無此用例。《說文》:「嬗,緩也。从女,亶聲。」
4、 「嬗」表示傳遞、傳與。《說文》:「一曰:傳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依許說,凡禪位字當作嬗。禪非其義也。禪行而嬗廢矣。」如《淮南子.精神》:「淪於不測,入於無間,以不同形相嬗也。」高誘注:「嬗,傳也。」《漢書.王莽傳中》:「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嬗于唐,漢氏初祖唐帝,世有傳國之象,予復親受金策於漢高皇帝之靈。」後以「禪」表示王位的禪讓和繼承。
5、 「嬗」引申表示更替、演變。如《史記.秦楚之際月表》:「五年之閒,號令三嬗。」司馬貞索隱:「嬗,古禪字,音市戰反。三嬗,謂陳涉、項氏、漢高祖也。」《明史.周敬心傳》:「昔楚平王時,琢卞和之玉,至秦始名為璽,歷代遞嬗以訖後唐。」
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