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抒情的唢呐吹起来,欢快的锣鼓敲起来,花棒、彩扇舞起来。为丰富阳城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,让广大居民在欢乐、文明、和谐、喜庆的氛围中欢度佳节。2月5日,双阳区举办“非遗过大年”秧歌展演。来自全区8个乡镇(街)的28支秧歌队,1200人参加展演,以踩街式巡演和集中展演的形式表演舞龙、传统秧歌、花棒秧歌、现代秧歌。
28支秧歌队由装扮一新的花车引领,在博山社区文化广场前的街路上开始了一路舞、一路演。表演人员个个精神饱满、士气高昂,踏着鼓点变换着多种队形,改变着多种舞势。舞动的彩扇、飞旋的花棒,绚丽多彩,豪迈奔放,让人目不暇接,充分展示了东北大秧歌活泼、欢快。
其中,8支富有地域特色的花棒秧歌在此次秧歌展演中非常引人注目,表舞者手持竹竿花棒,不停地敲打肩、胸、腰、背、四肢和地面,上下翻飞,辗转腾挪,多姿多彩,花棒上的铜钱敲打的声音如同“珠落玉盘,雨打芭蕉”。据双阳区文化馆非遗部副主任杜鹃介绍,“花棒秧歌是双阳区保留最为久远的民间舞蹈,又称打花棍、打连厢、霸王鞭等。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,发源地就在我们双阳区鹿乡镇的育民村。每逢国庆、丰收时节,我们都会舞起花棒秧歌。”
近年来,双阳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打造了152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扶持了260多个秧歌队,双阳区文广旅局形成了花棒秧歌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模式,花棒秧歌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村屯,在全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广泛的普及。2019年,花棒秧歌被评定为省级非遗项目。2020年,项目保护单位双阳区文化馆被评定为省级花棒秧歌传承基地。2021年3月,在国家非遗司举办的“视频直播家乡年”活动中,“双阳非遗”快手号,花棒秧歌视频“双阳花棒牛起来”播放量超过105万,位居全国前十。2021年8月,依托花棒秧歌,双阳区政府先后被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“吉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、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目前,双阳区134个行政村,村村都有花棒秧歌队。他们活跃在城乡各地,并有优秀花棒秧歌队代表双阳区参加省、市、国家组织的秧歌汇演并获奖。保护和传承地域特色浓郁的花棒秧歌已经在双阳深入人心,一年一度的花棒秧歌技能交流大赛、千人花棒秧歌展演、“非遗过大年”元宵节秧歌展演等,形成了双阳区独特的文化品牌活动,为群众奉上一道道文化大餐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房子琪 文/图